2010/03/12

邱氏族譜序(四)清。邱壯臨 1747年






(四)清˙乾隆舉人  邱壯臨  譜序 (西元1747年)




乾隆丁卯重修族譜序

族譜之脩,有二難焉,上而祖宗世遠年湮,父老不傳,譜系莫考,其間創立非一所,播遷非一邑,或遊宦而居,或擇勝而處,朝幾更,代幾易,地幾移。若者開創,若者守成,則祖宗之原委難明也。下而族人星羅碁布,散處都邑,其間世數忘之,宗支忘之。某也出自何祖?某也遷自何方?紛紛籍籍,門戶百出,一本之戚,幾同路人,則族人本末難清也。

我太始祖公,生自宋景德以逮今茲,六百餘載。而相吉卜地,已至五遷,支派蕃衍,不下萬戶。且必明公之譜,詳自必仁公以前,後乎此者未備焉;際逢公之譜,叙自景宗公以後,前乎此者無據焉,此亦孰非難者。是以家譜之作,久存志而尚有待也。

丙寅春,司鐸墨水江之餘,守制回家。適上杭大脩族譜,遍查宗支,乃與房叔子暢,同詣邑。登祖堂而覽昭穆,謁祖塋而察碑記,考訂詳自藏書,諮詢遍及耆老,印合朝代之數,質實生卒之年。更參必明左峰二公前後兩譜,始知我祖之歸,不自始,不自止也。

邱氏出自姜齊,遠已盛于河南光州固始,因五胡擾亂,乃入興化莆田巖頭。及宋皇祐間,成實公開基饒平,當年之學宮,祖之田舍也;治署,祖之旧坟也。至明成化十四年新建縣署,乃移祖墓于南壇之墟,遷祖祠於金山之背,大宗祠宇由此肇焉。

君與公、淑敏公、至於必仁公,復經商汀杭,贅氏八娘為室,而邑之派,寖熾寖昌。如黃杭來蘇等處,皆出公二子(祿公)之後,至今宗廟依然,坟塋如故,可考而知也。自祿公以下,若三五郎四九郎萬八郎、逮四海公,益五世於茲矣。


爰是永延公距公百六七十矣。至永樂年間,攜子以歸饒,殆亦溯源不忘本之意。時同歸斯土者,朝旺公則創塘心公則創埔坪,固同為七世四九郎之裔也。

溯而上之,公有子九人:長則世居左嶺,移處泰石,蕃衍烏石高陂必誠公之貽謀誠善也;次為必形公,別創梅州程旻鄉;三為必著公,或在澄海南門外,或在萬里涵頭港;四則必明公,韶州,遂居斯土矣;必動公為公五子,創于泉鎮杜任西山金溪下河。後分派于潘叚石門漁村掲陽環埔潮陽苦溪必變公乃公六子,馬窖泰洞大榕五折皆其後也;而必化公避處海濱,分居井州者是;我祖必仁公,公之八子也,後裔之蕃已詳于前;九子必達公,相傳隱于清遠林石。其中有詳有不詳者,則限于地而隔于勢,莫可如何,而大要固可約舉也。

因原及委,由本推末,一堂之上,昭穆黎然,一脉之傳,世系不亂。自一世以迄千百世,可按譜而定也。向之嘆為脩譜之難者,庶可以自勉矣。

至丁卯冬而斯譜告成,余也幸不忘其所自始,得詳乎其所從分,因惶然以序之。仁人孝子之思,水源木本之想,親親敬長,敦宗睦族,宜其覽斯譜者自得之,無容予之復贅也。

乾隆丁卯冬臘月穀旦
二十四世孫辛酉科舉人壯臨藻圃薰沐百拜敬書

西元2010年春,永靖忠實第邱垂都標註、邱全芊校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